如何管理你的 Linux 环境变量

如何管理你的 Linux 环境变量

Linux 用户环境变量可以帮助你找到你需要的命令,无须了解系统如何配置的细节而完成大量工作。而这些设置来自哪里和如何被修改它们是另一个话题。

IIP Photo Archive \(CC BY 2.0\)

在 Linux 系统上的用户账户配置以多种方法简化了系统的使用。你可以运行命令,而不需要知道它们的位置。你可以重新使用先前运行的命令,而不用发愁系统是如何追踪到它们的。你可以查看你的电子邮件,查看手册页,并容易地回到你的家目录,而不用管你在文件系统中身在何方。并且,当需要的时候,你可以调整你的账户设置,以便其更符合你喜欢的方式。

Linux 环境设置来自一系列的文件:一些是系统范围(意味着它们影响所有用户账户),一些是处于你的家目录中的配置文件里。系统范围的设置在你登录时生效,而本地设置在其后生效,所以,你在你账户中作出的更改将覆盖系统范围设置。对于 bash 用户,这些文件包含这些系统文件:

/etc/environment
/etc/bash.bashrc
/etc/profile

以及一些本地文件:

~/.bashrc
~/.profile # 如果有 ~/.bash_profile 或 ~/.bash_login 就不会读此文件
~/.bash_profile
~/.bash_login

你可以修改本地存在的四个文件的任何一个,因为它们处于你的家目录,并且它们是属于你的。

查看你的 Linux 环境设置

为查看你的环境设置,使用 env 命令。你的输出将可能与这相似:

$ env
LS_COLORS=rs=0:di=01;34:ln=01;36:mh=00:pi=40;33:so=01;35:do=01;35:bd=40;33;01:cd=40;33;
01:or=40;31;01:mi=00:su=37;41:sg=30;43:ca=30;41:tw=30;42:ow=34;42:st=37;44:ex=01;32:
*.tar=01;31:*.tgz=01;31:*.arc=01;31:*.arj=01;31:*.taz=01;31:*.lha=01;31:*.lz4=01;31:
*.lzh=01;31:*.lzma=01;31:*.tlz=01;31:*.txz=01;31:*.tzo=01;31:*.t7z=01;31:*.zip=01;31:
*.z=01;31:*.Z=01;31:*.dz=01;31:*.gz=01;31:*.lrz=01;31:*.lz=01;31:*.lzo=01;31:*.xz=01;
31:*.zst=01;31:*.tzst=01;31:*.bz2=01;31:*.bz=01;31:*.tbz=01;31:*.tbz2=01;31:*.tz=01;31:
*.deb=01;31:*.rpm=01;31:*.jar=01;31:*.war=01;31:*.ear=01;31:*.sar=01;31:*.rar=01;31:
*.alz=01;31:*.ace=01;31:*.zoo=01;31:*.cpio=01;31:*.7z=01;31:*.rz=01;31:*.cab=01;31:
*.wim=01;31:*.swm=01;31:*.dwm=01;31:*.esd=01;31:*.jpg=01;35:*.jpeg=01;35:*.mjpg=01;35:
*.mjpeg=01;35:*.gif=01;35:*.bmp=01;35:*.pbm=01;35:*.pgm=01;35:*.ppm=01;35:*.tga=01;35:
*.xbm=01;35:*.xpm=01;35:*.tif=01;35:*.tiff=01;35:*.png=01;35:*.svg=01;35:*.svgz=01;35:
*.mng=01;35:*.pcx=01;35:*.mov=01;35:*.mpg=01;35:*.mpeg=01;35:*.m2v=01;35:*.mkv=01;35:
*.webm=01;35:*.ogm=01;35:*.mp4=01;35:*.m4v=01;35:*.mp4v=01;35:*.vob=01;35:*.qt=01;35:
*.nuv=01;35:*.wmv=01;35:*.asf=01;35:*.rm=01;35:*.rmvb=01;35:*.flc=01;35:*.avi=01;35:
*.fli=01;35:*.flv=01;35:*.gl=01;35:*.dl=01;35:*.xcf=01;35:*.xwd=01;35:*.yuv=01;35:
*.cgm=01;35:*.emf=01;35:*.ogv=01;35:*.ogx=01;35:*.aac=00;36:*.au=00;36:*.flac=00;36:
*.m4a=00;36:*.mid=00;36:*.midi=00;36:*.mka=00;36:*.mp3=00;36:*.mpc=00;36:*.ogg=00;36:
*.ra=00;36:*.wav=00;36:*.oga=00;36:*.opus=00;36:*.spx=00;36:*.spf=00;36:
SSH_CONNECTION=192.168.0.21 34975 192.168.0.11 22
LESSCLOSE=/usr/bin/lesspipe %s %s
LANG=en_US.UTF-8
OLDPWD=/home/shs
XDG_SESSION_ID=2253
USER=shs
PWD=/home/shs
HOME=/home/shs
SSH_CLIENT=192.168.0.21 34975 22
XDG_DATA_DIRS=/usr/local/share:/usr/share:/var/lib/snapd/desktop
SSH_TTY=/dev/pts/0
MAIL=/var/mail/shs
TERM=xterm
SHELL=/bin/bash
SHLVL=1
LOGNAME=shs
DBUS_SESSION_BUS_ADDRESS=unix:path=/run/user/1000/bus
XDG_RUNTIME_DIR=/run/user/1000
PATH=/home/shs/bin:/usr/local/sbin:/usr/local/bin:/usr/sbin:/usr/bin:/sbin:/bin:/usr/games:/usr/local/games:/snap/bin
LESSOPEN=| /usr/bin/lesspipe %s
_=/usr/bin/env

虽然你可能会看到大量的输出,上面显示的第一大部分用于在命令行上使用颜色标识各种文件类型。当你看到类似 *.tar=01;31: 这样的东西,这告诉你 tar 文件将以红色显示在文件列表中,然而 *.jpg=01;35: 告诉你 jpg 文件将以紫色显现出来。这些颜色旨在使它易于从一个文件列表中分辨出某些文件。你可以在《在 Linux 命令行中自定义你的颜色》处学习更多关于这些颜色的定义,和如何自定义它们。

当你更喜欢一种不加装饰的显示时,一种关闭颜色显示的简单方法是使用如下命令:

$ ls -l --color=never

这个命令可以简单地转换到一个别名:

$ alias ll2='ls -l --color=never'

你也可以使用 echo 命令来单独地显现某个设置。在这个命令中,我们显示在历史缓存区中将被记忆命令的数量:

$ echo $HISTSIZE
1000

如果你已经移动到某个位置,你在文件系统中的最后位置会被记在这里:

PWD=/home/shs
OLDPWD=/tmp

作出更改

你可以使用一个像这样的命令更改环境设置,但是,如果你希望保持这个设置,在你的 ~/.bashrc 文件中添加一行代码,例如 HISTSIZE=1234

$ export HISTSIZE=1234

“export” 一个变量的本意是什么

导出一个环境变量可使设置用于你的 shell 和可能的子 shell。默认情况下,用户定义的变量是本地的,并不被导出到新的进程,例如,子 shell 和脚本。export 命令使得环境变量可用在子进程中发挥功用。

添加和移除变量

你可以很容易地在命令行和子 shell 上创建新的变量,并使它们可用。然而,当你登出并再次回来时这些变量将消失,除非你也将它们添加到 ~/.bashrc 或一个类似的文件中。

$ export MSG="Hello, World!"

如果你需要,你可以使用 unset 命令来消除一个变量:

$ unset MSG

如果变量是局部定义的,你可以通过加载你的启动文件来简单地将其设置回来。例如:

$ echo $MSG
Hello, World!
$ unset $MSG
$ echo $MSG

$ . ~/.bashrc
$ echo $MSG
Hello, World!

小结

用户账户是用一组恰当的启动文件设立的,创建了一个有用的用户环境,而个人用户和系统管理员都可以通过编辑他们的个人设置文件(对于用户)或很多来自设置起源的文件(对于系统管理员)来更改默认设置。


via: https://www.networkworld.com/article/3385516/how-to-manage-your-linux-environment.html

作者:Sandra Henry-Stocker 选题:lujun9972 译者:robsean 校对:wxy

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,Linux中国 荣誉推出